国际市场炒作升温,四季度气头化工市场走向何方?
本周,国际天然气期货和现货价格依旧保持高位振荡,主流消费地现货价格呈上涨趋势,目前主消费地恐慌情绪弥漫,市场炒作心态较强,上游卖家高价销货,带动主消费地价格有所上涨。
国际天然气价格高位振荡
截至10月27日,美国亨利港天然气(NG)期货价格为3.483美元/百万英热,环比上周上调0.584美元/百万英热,涨幅为20.14%;荷兰天然气(TTF)期货价格为15.698美元/百万英热,环比上周下调0.18美元/百万英热,跌幅为1.13%。东北亚现货到港中国(DES)价格为17.14美元/百万英热,环比下调0.017美元/百万英热,跌幅为0.1%;TTF现货价格为14.696美元/百万英热,环比上调0.409美元/百万英热,涨幅为2.86%。
“自俄乌冲突以来,欧洲天然气供应转型持续,LNG进口需求大幅增加,供暖季来临时市场对天然气价格保持高位振荡存有一定预期,但今年相比于去年,价格走势的稳定性相对有所增强,这是因为俄乌冲突的影响逐渐减少,巴以冲突及澳大利亚罢工等事件并未对欧洲LNG供应造成实质性影响,使得国际天然气价格并未向上年一样不断冲高。”隆众资讯分析师高鹏飞称。
“从当下的欧洲天然气价格来看,供应脆弱和需求旺季是市场关注的两大主题。”光大期货分析师杜冰沁表示,今年8月以来,澳大利亚LNG装置工人罢工已经对市场情绪产生了一定冲击,叠加挪威气田意外检修和荷兰格列宁根气田关闭等事件使得欧洲本土供应维持低位。巴以冲突爆发之后,在以色列能源部的紧急指示下,Tamar气田的运营商雪佛龙关闭了该平台的天然气生产。以色列是东地中海地区仅次于埃及的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国,天然气出口主要至埃及和约旦,如果因巴以冲突导致以色列国内自身三大气田关闭,对埃及的影响较大。而埃及的LNG出口主要供应至欧洲,占欧洲LNG总供应量的7.9%,因此以色列天然气出口中断也会间接影响到欧洲天然气供应。
值得一提的是,巴以冲突之下,市场对欧洲天然气供应脆弱性的担忧更进一步。
在杜冰沁看来,进入四季度天然气的传统旺季,需求环比抬升是确定性事件。“气候预测显示,受到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第四季度欧洲、中亚和东亚地区出现气温偏高的概率在40%左右,预计四季度欧洲天然气需求或与去年同期保持一致,在1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天气仍然是最大变量。”杜冰沁称,从欧洲天然气市场结构来看,由于供应扰动,价格已经出现抬升,同时整体呈现较深的Contango结构,市场对于冬季预期较为乐观。杜冰沁认为,三季度TTF价格已基本筑底完成,四季度价格重心或将上移。
“目前国际市场炒作心态较为强烈,主要消费地无实际需求支撑,当前暖冬冷冬预测竞争较为激烈,市场价格保持振荡。国内价格将呈上涨趋势,由于供暖季即将来临,市场价格预期向好,且由于目前成本均保持高位,预计未来市场价格将持续上涨。”高鹏飞表示。
在高鹏飞看来,东北亚地区市场价格将呈上涨趋势,随着东北亚地区供暖季来临,区内保供任务增加,LNG进口资源竞争或将加剧,预计东北亚地区价格将呈上涨趋势。欧洲天然气市场目前保持供大于求的状态,但由于对“冷冬”的担忧较为强烈,预计TTF价格将呈持续上涨趋势。美国天然气期货价格(NG)将呈上涨趋势,东北亚地区未来LNG进口需求增加及欧洲担忧情绪加剧,或将提升美国LNG出口货物价值。
短期天然气制甲醇成本端支撑或有限
“气温的变化对天然气下游使用影响较大。”高鹏飞表示,若为冷冬,欧亚地区天然气下游消费将强制增加,国际天然气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价格传导到国内将抬升天然气龙头企业的用气成本,若为暖冬则情况相反。“就国内天然气市场而言,当前价格已跌至低位,预计难有降价空间,且进口LNG成本居高不下,随着天气转冷,LNG价格或有提振。”他说。
“与国外定价机制不同的是,国内天然气的定价机制与国内使用天然气的大户工厂并不执行门站价,而是与上游签订年度的供应合同,价格基本一年一定,国外天然气短期的价格波动,对国内工厂的影响相对较小。”齐盛期货分析师于芃森表示,但在年底天然气长协价格谈判期间,如果国外价格持续偏高,上游工厂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国际价格走高,国内相应进行一定幅度的上调;国际价格走低,国内则会进行一定幅度的下调。可以确定的是,这个气价是远低于国内门站气价格的。
据于芃森介绍,由于国际天然气价格持续攀升,近日传出西南某天然气制甲醇企业与上游商定的新天然气价格自1.98元/立方上调至2.4元/立方,相当于单吨成本提升了402元,吨甲醇理论生产成本已经超过2600元。而西南地区甲醇市场价格仅在2310—2480元/吨,如果真的要执行这一气价,企业将陷入严重亏损。“新气价如何执行及执行量,目前都不得而知,暂不能预判该企业未来的动作,但按照这一价格计算的话,企业可能无法顺利执行这一气价合同。”他说。
记者了解到,冬季是我国“西气东输”的重要时段,为保障人民群众取暖、用气安全,西部地区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生产工厂会错峰生产甚至长期检修以应对,每年冬季我国西部地区的天然气制甲醇企业都会不同程度的停产检修1—5个月。就国外来看,伊朗地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每年的冬季都是全球天然气制甲醇装置开工的低点。
“目前我国整体用气是安全的,所以还不能确定这些企业检修的时长到底有多长,这要根据天然气供需的真实情况来进行调整,但大概率会进行停产检修,减少甲醇的供应。”于芃森表示,除天然气限气之外,能耗“双控”同样值得市场重视。
于芃森告诉记者,不少企业维持高强度开工之后,会在四季度面临指标提前用完的情况,不少煤制甲醇企业会选择在冬季降低负荷维持生产,来均衡指标使用情况。“目前已出现多家企业降负或停产,后期存在进一步扩大的可能。”他称。
“就国内市场来看,10月份国内检修装置较少,而前期部分炼厂检修装置陆续恢复后,基本进入平稳运行阶段,且载货船港情况较好,因此对甲醇成本端的支撑也相对有限。”格林大华期货能化组组长吴志桥表示,综合来看,短期天然气制甲醇成本端支撑有限,对下游甲醇拉涨动能略显乏力。
在他看来,甲醇近期或将维持弱势振荡。“海外宏观转向长期的高利率对经济的影响,国内刺激政策的利好逐渐被消化,甲醇也逐渐步入传统需求淡季,下游补库需求降低;但在能源端的支撑下,甲醇下方空间有限,利润或将收缩。”吴志桥表示。
吴志桥认为,四季度传统下游有较高的增量需求,更多大阳城集团娱乐网2138的是通过内地现货库存表现出来的预期差来影响盘面价格。“成本端天然气和煤炭的支撑,会抬升国内甲醇生产成本,且影响海外天然气制甲醇供应的稳定性。”他称。
上下游博弈加剧,碳酸锂短期难走出大踏步式行情
近期碳酸锂期货跌宕起伏。国庆节后首周,因供需矛盾边际缓和,碳酸锂期货主力LC2401合约反弹至170000元/吨上方,但随后受下游补库需求未见起色、澳洲锂矿定价模式松动等利空因素打压,碳酸锂期货价格又在第二周几度跌停再到这周的“反复横跳”,主力合约吐回涨幅,再次下探至150000元/吨关口。截至10月27日,LC2401合约报收154050元/吨,月度涨跌幅为2.7%。现货方面,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已下跌至167000元/吨。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市场情绪重回悲观,上下游博弈加剧,在需求无明显好转的背景下,预计碳酸锂后市仍将维持振荡弱势运行态势。
“上周碳酸锂期货主力LC2401合约再度于150000元/吨关口关口企稳,显示出市场方对碳酸锂定价的谨慎态度。”方正中期期货分析师魏朝明认为,LC2401合约短期或难走出大踏步式的上涨或下跌行情。“碳酸锂行业当前原料及产品库存水平高企,外购矿成本下移对价格走势形成掣肘,将限制期价反弹空间;而锂盐开工率下降的势头尚未逆转,冬季碳酸锂产量或进一步回落,则对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张维鑫也表示,从盘面走势来看,碳酸锂期货在于150000元/吨附近确有筑底迹象,在缺乏更确定、更重大的利空的影响下,跌破于150000元/吨进一步下探的可能性较小。不过,10月中旬于150000元/吨的反弹高点基本确认了压力位,将限制反弹空间。“短时间内,碳酸锂预计将维持底部振荡。”张维鑫强调。
从基本面来看,中粮期货分析师吴琛认为,驱动碳酸锂价格下跌的核心矛盾是供需不匹配,远期供应端产能明显过剩需求预期不强,供需过剩。据SMM数据,9月、10月碳酸锂产量分别为41724吨、38613吨,均有小幅减少;且新能源汽车9月数据小幅超预期叠加三元电池装车量也有一定的向上修复,9月、10 月出现短期的供应短缺。从产能角度来看,9、10月份产能分别为66185吨、69651吨,环比增长6.23%、5.24%且随着矿端项目逐渐爬坡释放产能将进一步提升。“供给端增长的确定性与需求端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对碳酸锂价格趋势预期保持悲观情绪,需求端的增速难以匹配供给端的大规模投产。”吴琛强调。
另一方面,吴琛认为,驱动碳酸锂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则是临近交割期,基差收窄。“随着时间推移,临近交割时考虑运费、质检费用等成本期货价格会向上修复收窄基差。”吴琛表示,目前,碳酸锂现货价格止跌企稳维持在 170000元/吨左右,基差仍处于高位,期货价格随着接近交割月份仍有向上修复空间从而利多锂价。
从成本与利润来看,不同提取碳酸锂方式的不同导致碳酸锂成本差异巨大,也使得碳酸锂品种价值也难以权衡。目前,市场上锂矿主要有锂辉石、锂盐湖、锂云母三种原料来源。据业内人士介绍,从制作锂盐的成本来看,盐湖成本处在最低位,大约是30000—50000元;其次是自有锂精矿,成本约为60000—80000元;最后是锂云母,成本约为80000—100000元,有一些品位相对偏低还要高一些,但最高成本也不会超过120000元。不过,如果是外采原材料,成本则会增加不少。其中,外采锂云母的成本约为150000—200000元,而外采锂精矿,以1800美元的理辉石(6%品位)的价格来计算,生产成本也在140000—150000元。
事实上,从2022年11月最高点每吨600000元/吨到目前的每吨170000元/吨,近一年时间,碳酸锂价格跌去70%,当前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仍在近两年的低点徘徊。随着碳酸锂价格下跌,锂矿企业的赚钱能力也显而易见地下降。
从近期多家锂企披露的三季报来看,多数企业三季度业绩多以下滑为主。比如,天齐锂业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3.99亿元,同比上涨35.52%;归母净利润80.99亿元,同比下滑49.33%。对此,天齐锂业表示,本期公司锂化工产品销售均价下降,导致锂化工产品毛利下降;锂精矿售价上涨导致公司控股子文菲尔德净利润增加,少数股东损益增加。无独有偶,西藏矿业今年前三季度总体实现营业收入5.59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7.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降76.35%,营收和净利润的下降幅度已经较今年上半年实现较大幅度收窄。对此,西藏矿业也解释称,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减少,主要由于锂盐市场价格急剧下跌,公司主要产品销售量及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导致。
尽管锂价大幅下滑,但由于盐湖提锂成本较低,对于盐湖提锂企业而言,碳酸锂仍属高毛利产品。比如,藏格矿业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藏格矿业实现营收41.89亿元,同比降低26.67%;实现净利润29.69亿元,同比减少28.74%。虽然锂价大幅下滑,但盐湖提锂碳酸锂产品的毛利率仍旧保持较高水平。数据显示,藏格矿业前三季度碳酸锂的平均售价为246100元/吨,而其销售成本(业务成本)仅为38900元/吨。
不过,当碳酸锂现货价格下探至170000元/吨附近时,江西有不少锂云母提锂企业的“挺价”意愿愈发强烈。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江西通过外采原料加工碳酸锂的企业成本几乎都在150000元/吨甚至更高,若价格进一步下跌,多数企业将做“赔本买卖”。目前江西宜春多家碳酸锂生产商通过减产等方式“挺价”,有企业已明确通知下游客户,价格低于185000元/吨就不接单。
“仅从成本来看碳酸锂品种价值也难以权衡,尽管碳酸锂当前利润已随着价格滑落迅速下滑,但总体来看目前仍是估值偏高的,自有矿源或有权益矿源企业仍有一定利润空间。”吴琛表示,随着外采锂精矿企业成本倒挂,锂矿价高且跌速较慢的情况下,澳矿的定价方式或有改变。“目前国内锂盐厂目前与澳矿谈判四季度锂矿价格,将锂矿定价模式由Q-1改为M+1,若定价模式确定或将带动四季度锂盐价格进一步下滑。”吴琛强调。
展望后市,张维鑫认为,随着上游锂矿谈判顺利推进,供给有望逐步释放,而需求端,生产逐步转弱,供需关系存在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因而碳酸锂期货在经过暂时的底部振荡之后,仍有下跌空间。广州期货分析师汤树彬也认为,上周公布的海关进出口数据,超出此前市场预期,进口端供应充足的超预期表现令锂价一度有所承压。数据显示,9月国内碳酸锂进口量为13656吨,环比增加25.9%。他表示,在现货价格微跌、下游以长协采购为主的背景下,碳酸锂将维持供强需弱的局面,价格仍有进一步下探空间。
来源:期货日报